李端

妾薄命

唐代李端

忆妾初嫁君,花鬟如绿云。

回灯入绮帐,转面脱罗裙。

折步教人学,偷香与客熏。

容颜南国重,名字北方闻。

一从失恩意,转觉身憔悴。

对镜不梳头,倚窗空落泪。

新人莫恃新,秋至会无春。

从来闭在长门者,必是宫中第一人。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代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闻李端公垂钓回寄赠

唐代鱼玄机

无限荷香染暑衣,阮郎何处弄船归。

自惭不及鸳鸯侣,犹得双双近钓矶。

拜新月

唐代李端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听筝

唐代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李端公

唐代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自堪悲一作: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闺情

唐代李端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李端端落籍图

明代唐寅

善和坊里李端端,信是能行白牡丹。

谁信扬州金满市,胭脂价到属穷酸。

送李端卿东行

元代曹之谦

故人有所适,驱马出东城。红树添秋色,青山满去程。

曾为同省掾,偏怆远离情。别后能相忆,因风为寄声。

秋山图

元代王冕

前年放船九江口,秋风猎猎吹蒲柳。

买鱼沽酒待月明,不知江上青山走。

三更吹笛欲唤人,□□白露依衣巾。

故乡遥遥书断绝,空见过雁如飞云。

去年却下七里滩,秋水满船秋月寒。

子陵先生钓鱼处,荒台直起青云端。

先生不受汉庭官,自与山水相盘桓。

至今高节敦廉顽,清风凛凛谁能攀?泊舟登岸行复止,小径双岐通草市。

石林远映树青红,正与今年画相似。

茅庐半住林木里,白狗黄鸡小如蚁。

翁媪无言童雇闲,可是太平风俗美。

清水初落鱼蟹新,东邻酿熟呼西邻。

相牵相把意思真,亲密不异朱陈民。

李端笔力能巧妙,写我旧日经行到。

岂是老梦眩水墨?不觉掀髯发长啸。

殷家大楼沧海头,留我十日风雨秋。

触景感动客邸愁,便欲卜筑山之幽。

断桥流水无人处,添种梅花三百树。

直待雪晴冰满路,骑驴相逐寻诗去。

陪李端叔游颖昌西湖三首 其一

宋代孔夷

霜风吹老菊离离,水外秋云送雁飞。来伴谪仙闲杖屦,满林丹叶衬斜晖。

陪李端叔游颖昌西湖三首 其二

宋代孔夷

楼影摇波到碧空,拒霜无数隔堤红。只应明夜关山月,怜我相思不寐中。

陪李端叔游颖昌西湖三首 其三

宋代孔夷

与世相疏行路难,不禁尘土便思山。山中独念故人远,雪舞清声窗竹闲。

题石碛明因院因李端叔韵

宋代王之道

楚汉干戈地,岿然见此山。

艰难思帝业,牢落漫禅关。

野鸟惊人散,江湖到岸边。

明朝又东去,空羡阿师閒。

送李端叔从定州先生辟

宋代晁补之

中山老帅岩廊姿,不用犹作诸侯师。

毛锥变化有风雨,余事亦足疲群儿。

龙门争骛货趋肆,求货安知于此市。

百年用舍我何有,一语重轻人取是。

李君怀璞世又嗤,世人不宝公收之,

乃知士固伸所知。黄金铸作锺子期,

不如宴子共一时。时平关键一臂持,

于何用此宾主为。鞭长未可施马腹,

要以高名詟殊俗。应戴接罹携葛强,

笑谈过市人隘坊。勿忆平山如岘首,

它日我名同不朽。有年公昔但吟诗,

无事君今姑饮酒。只忧我似蠹书鱼,

无复骧首鸣盐车。一麾傥许从方伯,

要着韎韦亲丈席。登临相与看刘公,

长啸犬羊空漠北。

寄李端叔编修

宋代秦观

旗亭解手屡冬春,闻道归来自发新。

马革裹尸心未艾,金龟换酒气方震。

梦魂偷遶边城月,道从公穿禁路尘。

知有新编号横槊,为凭东使寄淮滨。

送李端叔从辟中山

宋代秦观

人畏朔风声,我闻独宽怀。

岂不知凛冽,为自中山来。

端叔天下士,淹留蹇无成。

去从中山辟,良亦慰平生。

与君英妙时,侠气上参天。

孰云行半百,身世各茫然。

当时儿戏念,今日已灰死。

著书如结氂,聊以忘忧耳。

駸駸岁乃尽,淮海归无期。

功名良独难,虽成定奚为。

念君远行役,中夜忧反侧。

揽衣起成章,赠以当马策。

赠苗发员外(一作李端诗)

唐代祖咏

宿雨朝来歇,空山天气清。盘云双鹤下,隔水一蝉鸣。

古道黄花落,平芜赤烧生。茂陵虽有病,犹得伴君行。

酬李端得山中道友书见寄之作

唐代苗发

马融方直校,阅检复持铅。素业高风继,青春壮思全。

论文多在夜,宿寺不虚年。自署区中职,同荒郭外田。

山邻三径绝,野意八行传。煮玉矜新法,留符识旧仙。

涵苔溪溜浅,摇浪竹桥悬。复洞潜栖燕,疏杨半翳蝉。

咏歌虽有和,云锦独成妍。应以冯唐老,相讥示此篇。

送客东归

唐代李端

昨夜东风吹尽雪,两京路上梅花发。行人相见便东西,

日暮溪头饮马别。把君衫袖望垂杨,两行泪下思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