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祥正

访隐者

宋代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凤凰台次李太白韵

宋代郭祥正

高台不见凤凰游,浩浩长江入海流。

舞罢青蛾(é)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

风摇落日催行棹,潮卷新沙换故洲。

结绮临春无处觅,年年荒草向人愁。

金山行

宋代郭祥正

金山杳在沧溟中,雪崖冰柱浮仙宫。

乾坤扶持自今古,日月仿佛悬西东。

我泛灵槎出尘世,搜索异境窥神功。

一朝登临重叹息,四时想象何其雄!

卷帘夜阁挂北斗,大鲸驾浪吹长空。

舟摧岸断岂足数,往往霹雳搥蛟龙。

寒蟾八月荡瑶海,秋光上下磨青铜。

鸟飞不尽暮天碧,渔歌忽断芦花风。

蓬莱久闻未曾往,壮观绝致遥应同。

潮生潮落夜还晓,物与数会谁能穷?

百年形影浪自苦,便欲此地安微躬。

白云南来入长望,又起归兴随征鸿。

答郭祥正居士

宋代释守端

藏身不用缩头,敛迹何须收脚。金乌半夜辽天,玉免赶他不著。

郭祥正国博醉吟庵

宋代苏辙

姑熟溪头醉吟客,归作茅庵劣容席。

团团鹄卵中自明,窗前月出夜更清。

醉吟自作溪上语,不学拥鼻雒阳生。

诗成付与坐中读,知有清溪可终日。

作诗饮酒聊复同,谁来共枕溪中石。

圆天方地千万里,中与此间大相似。

嚣然一息不自停,水火雷风相灭起。

直须只作此庵看,歌罢曲肱还醉眠。

不用骑鲸学李白,东入沧海观桑田。

依韵和郭祥正秘校遇雨宿昭亭见怀

宋代梅尧臣

君乘瘦马来,骨竦毛何长。

下马与我语,满屋声琅琅。

一诵庐山高,万景不得藏。

出没望林寺,远近数鸟行。

鬼神露怪变,天地无炎凉。

设令古画师,极意未能详。

诵说冒雨去,夜宿昭亭傍。

明朝有使至,寄多惊俗章。

寄郭祥正

宋代郑獬

天门翠色未饶云,姑孰波光欲夺春。

怪得溪山不寂寞,江南又有谪仙人。

送敦复至观音寺再用前韵祝别

宋代郭祥正

太道既如砥,安舆宁险艰。通沟水决决,出林鸟关关。

紫诏下天外,黄气生眉间。归当趋玉陛,岂容眷名山。

接物齐彼分,存诚肃吾闲。我心如路草,愿君与春还。

达观台黄鲁直名之二首 其一

宋代郭祥正

戴氏山头一席平,集仙椽笔写台名。长江自与天为镜,不用风云变晦明。

九曜石奉呈同游蒋帅颖叔吴漕翼道

宋代郭祥正

番禺西城偏,九石名九曜。危根插沧浪,古魄镇临眺。

何人试巧手,凿此混沌窍。森森毛发散,伟伟仪形肖。

葱苍翠雾湿,玲珑秋月照。痕添海潮上,声酸朔风叫。

龙归忧利剑,鳌泣怖长钓。曾非借霹雳,安得离岩峤。

菱溪与太湖,所得信未妙。谁将置濠隍,我愿植廊庙。

坚贞以类举,邪僻令遁跳。濡毫勒阴崖,卑语君莫诮。

古羊江口

宋代郭祥正

古羊江口两山阴,野客停挠为一吟。面逆寒风望苍翠,老来唯有爱山心。

酒海吾饮器也

宋代郭祥正

红浪滔天玉海春,方壶有路可藏真。长鲸一吸桑田变,知是人间几岁人。

临漳亭观水分得大字

宋代郭祥正

忧民登危亭,注视万里外。溟濛云气浮,势与江海汇。

苍山恐低沉,况复问畎浍。禾麻安更论,老稚念颠狈。

蛟鼍自出没,牛马失向背。雨师恣侵凌,人理亦可罪。

殷殷非雷声,远近屋庐坏。君臣正逢时,上下宜交泰。

驱云清白日,朗彻照幽怪。一雨即瀰漫,孰谓乾坤大。

忆五松山

宋代郭祥正

江南富山水,忽忆五松山。梁僧种松夺造物,至今千丈凌云间。

上有寒蟾吐魄凝冰雪,下有铜陵碧涧倾潺潺。

雷公睥睨不可以挥斧,老鹤飞来势欲止而复还,猿猱侧望何由攀。

琉璃殿阁若化出,四天之众说法鸣金镮。我尝脱屣往栖息,六月清风无汗颜。

浓阴可爱坐盘石,绿酒酌尽横琴弹。命宫叩徵天地变,听之以气往往生羽翰。

纷埃不到佛净国,岂识人间行路难。尘劳忽起旧缘想,倒骑匹马来长安。

修鳞掉尾业已困,涸辙孰与西江澜。发疏齿缺形将残,畏涂足蹑心胆寒。

屈原怀沙贾谊贬,身后忠名何足观。不如宴坐碧山里,笑傲每携云月欢。

明朝却欲渡江去,五松岩户无人关。方壶员峤太殊绝,幸有此山容我闲。

晓晴歌

宋代郭祥正

霜风刮刮侵人肤,宿云卷卷归江湖。天开碧幕万里铺,飞出东来三足乌。

羽毛浑丹光焰敷,地下万物冻以舒。我今踊跃行樵苏,白粳可籴酒可沽。

乌为母,吾为雏,致我之暖,令我之餔,嗟不能报乌区区。

和耿天骘见寄二首 其二

宋代郭祥正

猛风卷长江,惊湍势莫禦。虬龙元喷薄,阴怪岂无主。

扁舟未能往,何以慰心腑。想君东城居,林花烂溪浒。

浊醪初酦醅,豚鲚又新取。论诗予素降,泛爱君独与。

一闻韶濩奏,卷舌欲无语。却瞻项籍祠,绘画安足数。

怅然歌虞兮,炎汉已得楚。

追和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其九

宋代郭祥正

万丈水车岭,还如九叠屏。北风来不断,六月亦冰生。

观德亭画壁

宋代郭祥正

画手非工本亦佳,四时景物寓天涯。最怜荷折秋容晚,双雁徘徊下软沙。

桐城青山裴山人枉步见寻兴尽遽归

宋代郭祥正

门外青山是我山,手携筇杖只今还。岩花落尽莺啼懒,纸帐孤灯梦亦閒。

和公择观李煜书法喜禅师碑

宋代郭祥正

五代迭凋丧,江南最偷安。三世弄翰墨,煜札尤可观。

禅林榜法喜,妙势如飞鸾。尘埃一藏晦,皴斮脱羽翰。

适逢集仙守,好古将模刊。振襟自披拂,涂饰粉与丹。

呼僧辨遗像,彷佛存纤纨。作书究本末,风雨生毫端。

精神还故物,霹雳惊蛰蟠。幽光亦焕发,令我复长叹。

念彼士君子,穷年抱饥寒。不及稽古踪,泯默知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