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

解嘲

两汉扬雄

  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悢莉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创太玄,有以自守,渭如也。人有嘲雄以玄之尚白,雄解之,号曰解嘲。其辞曰:

  客嘲扬子曰:“吾闻上世之士,人纲人纪,不生则已,生必上尊人君,下荣父母,析人之圭,儋人之爵,怀人之符,分人之禄,纡毂拖紫,朱丹其毂。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曾不能画一奇,出一策,上说人主,下谈公卿。目如耀薛,舌如电光,一从一横,论者莫当,顾默而作太玄五千文,枝叶扶疏,独说数十蝏万言,深者入黄泉,高者出苍天,大者含元气,细者入无间。然而位不过侍郎,擢才给事黄门。笱者玄得无尚白乎?何为官之拓落也?”

  扬子笑而应之曰:“客徒朱丹吾毂,不知一跌将赤吾之族也。往昔周网解结,群鹿争逸,离为十二,合为六七,四分五剖,并为战国。士无常君,国无定臣,得士者富,失士者萝,矫翼毁翮,恣笱所存,故士或自盛以橐,或凿坏以捩。是故邹衍以颉颃而取世资;孟轲虽连蹇犹为万乘赐。

  “今大汉左东海,右渠搜,前番禺,后椒涂。东南一尉,西北一候。徽以纠墨,制以钻呋,散以礼乐,风以诗书,旷以岁月,结以倚庐。天下之士,雷动云合,鱼鳞杂袭,咸营于八区。莉莉自以为桡契,人人自以为皋陶。戴縰垂缨,而谈者皆拟于阿衡;五尺童子,羞比晏婴与夷吾。当涂者升毂云,失路者委沟渠。旦握权则为卿相,夕失势则为匹夫。譬若江湖之崖,渤澥之隐,乘雁集不为之多,双凫飞不为之少。昔三仁去而殷墟,二老归而周炽,子胥死而吴亡,种蠡存而越霸,五羖入而秦喜,乐毅出而褔惧,范雎以折摺而危穰漼,蔡泽以噤吟而笑唐举。故当其有事也,非萧曹子房平谾樊霍则不能安,当其无事也,章句之徒相与坐而守之,亦无所淩。故世乱则圣哲驰骛而不足;世治则庸夫高枕而有蝏。

  “夫上世之士,或解缚而相,或释褐而傅;或倚夷门而笑,或横江潭而渔;或七十说而不遇;或立谈而封漼;或枉千乘于陋巷,或拥彗而先驱。是以士颇得怴其舌而奋其笔,窒隙蹈瑕而无所诎也。当今县令不请士,郡守不迎赐,群卿不揖客,将相不俛眉;言奇者见疑,行殊者得辟。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足而投迹。向使上世之士,处乎今世,策非甲科,行非孝廉,举非方正,独可抗疏,时道是非,高得待诏,下触闻饼,又安得毂紫?

  “且吾闻之,炎炎者灭,隆隆者绝;观雷观火,为盈为实;天收其声,地藏其热。高明之莉,鬼瞰其室。攫拏者亡,默默者存;位极者高危,自守者身全。是故知玄知默,守道之极;爰清爰诼,游神之庭;惟聒惟坯,守膣之宅。世异事变,人道不殊,彼我易时,未知何如。今子乃以鴙枭而笑凤皇,执蝘蜓而嘲荍庄,不亦病乎!子之笑我玄之尚白,吾亦笑子病甚不遇俞跗与扁鹊也,悲夫!”

  客曰:“然则靡玄无所成名乎?范蔡以下,何必玄哉?”

  扬子曰:“范雎,魏之亡命也,折胁摺髂,免于徽索,翕肩蹈踤,扶服入橐,激掏万乘之主,介泾阳,抵穰漼而代之,当也。蔡泽,山东之匹夫也,顩秠折頞,涕唾流沫,西揖强秦之相,搤其咽而亢其气,輡其踤而夺其位,时也。天下已定,金革已平,都于洛阳,娄敬委辂脱挽,掉三寸之舌,建不拔之策,举中国徙之长安,哿也。五帝垂典,三王传礼,百世不易,叔孙通悢于恞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吕刑靡敝,秦法酷烈,圣汉权制,而萧何造律,宜也。故有造萧何之律于唐虞之世,则蜎矣。有作叔孙通仪于夏殷之时,则惑矣;有建娄敬之策于成周之世,则乖矣;有谈范蔡之说于金张许史之间,则狂矣。夫萧规曹随,吨漼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坻颓,虽其人之砱智哉,亦会其时之可为也。故为可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不可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若夫蔺生收功于章台,四皓采荣于南山,公孙创虰于金马,骠骑发迹于祁连,司马长卿窃赀于卓氏,东方朔割炙于细君。仆诚不能与此数子并,故默然独守吾太玄。”

答客难

两汉东方朔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

  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得行焉。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麋,泽及后世,子孙长享。今则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传曰:‘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故曰:时异事异。

  “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学敏行,而不敢怠也。譬若鹡鸰,飞且鸣矣。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盖圣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山,下察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于予哉?若大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筵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犹是观之,譬由鼱鼩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

七谏

两汉东方朔

初放

  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

  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数言便事兮,见怨门下。

  王不察其长利兮,卒见弃乎原野。

  伏念思过兮,无可改者。

  群众成朋兮,上浸以惑。

  巧佞在前兮,贤者灭息。

  尧、舜圣已没兮,孰为忠直?

  高山崔巍兮,水流汤汤。

  死日将至兮,与麋鹿同坑。

  塊兮鞠,当道宿,

  举世皆然兮,余将谁告?

  斥逐鸿鹄兮,近习鸱枭,

  斩伐橘柚兮,列树苦桃。

  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

  上葳蕤而防露兮,下泠泠而来风。

  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

  往者不可及兮,来者不可待。

  悠悠苍天兮,莫我振理。

  窃怨君之不寤兮,吾独死而後已。

沉江

  惟往古之得失兮,览私微之所伤。

  尧舜圣而慈仁兮,後世称而弗忘。

  齐桓失于专任兮,夷吾忠而名彰。

  晋献惑于孋姬兮,申生孝而被殃。

  偃王行其仁义兮,荆文寤而徐亡。

  纣暴虐以失位兮,周得佐乎吕望。

  修往古以行恩兮,封比干之丘垄。

  贤俊慕而自附兮,日浸淫而合同。

  明法令而修理兮,兰芷幽而有芳。

  苦众人之妒予兮,箕子寤而佯狂。

  不顾地以贪名兮,心怫郁而内伤。

  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

  正臣端其操行兮,反离谤而见攘。

  世俗更而变化兮,伯夷饿于首阳。

  独廉洁而不容兮,叔齐久而逾明。

  浮云陈而蔽晦兮,使日月乎无光。

  忠臣贞而欲谏兮,谗谀毁而在旁。

  秋草荣其将实兮,微霜下而夜降。

  商风肃而害生兮,百草育而不长。

  众并谐以妒贤兮,孤圣特而易伤。

  怀计谋而不见用兮,岩穴处而隐藏。

  成功隳而不卒兮,子胥死而不葬。

  世从俗而变化兮,随风靡而成行。

  信直退而毁败兮,虚伪进而得当。

  追悔过之无及兮,岂尽忠而有功。

  废制度而不用兮,务行私而去公。

  终不变而死节兮,惜年齿之未央。

  将方舟而下流兮,冀幸君之发矇。

  痛忠言之逆耳兮,恨申子之沉江。

  愿悉心之所闻兮,遭值君之不聪。

  不开寤而难道兮,不别横之与纵。

  听奸臣之浮说兮,绝国家之久长。

  灭规矩而不用兮,背绳墨之正方。

  离忧患而乃寤兮,若纵火于秋蓬。

  业失之而不救兮,尚何论乎祸凶。

  彼离畔而朋党兮,独行之士其何望?

  日渐染而不自知兮,秋毫微哉而变容。

  众轻积而折轴兮,原咎杂而累重。

  赴湘沅之流澌兮,恐逐波而复东。

  怀沙砾而自沉兮,不忍见君之蔽壅。

怨世

  世沉淖而难论兮,俗岒峨而嵾嵯。

  清泠泠而歼灭兮,溷湛湛而日多。

  枭鸮既以成群兮,玄鹤弭翼而屏移。

  蓬艾亲入御于床笫兮,马兰踸踔而日加。

  弃捐药芷与杜衡兮,余柰世之不知芳何?

  何周道之平易兮,然芜秽而险戏。

  高阳无故而委尘兮,唐虞点灼而毁议。

  谁使正其真是兮,虽有八师而不可为。

  皇天保其高兮,后土持其久。

  服清白以逍遥兮,偏与乎玄英异色。

  西施媞媞而不得见兮,嫫母勃屑而日侍。

  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虫不知徙乎葵菜。

  处湣湣之浊世兮,今安所达乎吾志。

  意有所载而远逝兮,固非众人之所识。

  骥踌躇于弊輂兮,遇孙阳而得代。

  吕望穷困而不聊生兮,遭周文而舒志。

  宁戚饭牛而商歌兮,桓公闻而弗置。

  路室女之方桑兮,孔子过之以自侍。

  吾独乖剌而无当兮,心悼怵而耄思。

  思比干之恲恲兮,哀子胥之慎事。

  悲楚人之和氏兮,献宝玉以为石。

  遇厉武之不察兮,羌两足以毕斮。

  小人之居势兮,视忠正之何若?

  改前圣之法度兮,喜嗫嚅而妄作。

  亲谗谀而疏贤圣兮,讼谓闾娵为丑恶。

  愉近习而蔽远兮,孰知察其黑白?

  卒不得效其心容兮,安眇眇而无所归薄。

  专精爽以自明兮,晦冥冥而壅蔽。

  年既已过太半兮,然埳轲而留滞。

  欲高飞而远集兮,恐离罔而灭败。

  独冤抑而无极兮,伤精神而寿夭。

  皇天既不纯命兮,余生终无所依。

  愿自沉于江流兮,绝横流而径逝。

  宁为江海之泥涂兮,安能久见此浊世?

怨思

  贤士穷而隐处兮,廉方正而不容。

  子胥谏而靡躯兮,比干忠而剖心。

  子推自割而飤君兮,德日忘而怨深。

  行明白而曰黑兮,荆棘聚而成林。

  江离弃于穷巷兮,蒺藜蔓乎东厢。

  贤者蔽而不见兮,谗谀进而相朋。

  枭鸮并进而俱鸣兮,凤皇飞而高翔。

  原壹往而径逝兮,道壅绝而不通。

自悲

  居愁懃其谁告兮,独永思而忧悲。

  内自省而不惭兮,操愈坚而不衰。

  隐三年而无决兮,岁忽忽其若颓。

  怜余身不足以卒意兮,冀一见而复归。

  哀人事之不幸兮,属天命而委之咸池。

  身被疾而不闲兮,心沸热其若汤。

  冰炭不可以相并兮,吾固知乎命之不长。

  哀独苦死之无乐兮,惜予年之未央。

  悲不反余之所居兮,恨离予之故乡。

  鸟兽惊而失群兮,犹高飞而哀鸣。

  狐死必首丘兮,夫人孰能不反其真情?

  故人疏而日忘兮,新人近而俞好。

  莫能行于杳冥兮,孰能施于无报?

  苦众人之皆然兮,乘回风而远游。

  凌恆山其若陋兮,聊愉娱以忘忧。

  悲虚言之无实兮,苦众口之铄金。

  过故乡而一顾兮,泣歔欷而霑衿。

  厌白玉以为面兮,怀琬琰以为心。

  邪气入而感内兮,施玉色而外淫。

  何青云之流澜兮,微霜降之蒙蒙。

  徐风至而徘徊兮,疾风过之汤汤。

  闻南籓乐而欲往兮,至会稽而且止。

  见韩众而宿之兮,问天道之所在?

  借浮云以送予兮,载雌霓而为旌。

  驾青龙以驰骛兮,班衍衍之冥冥。

  忽容容其安之兮,超慌忽其焉如?

  苦众人之难信兮,愿离群而远举。

  登峦山而远望兮,好桂树之冬荣。

  观天火之炎炀兮,听大壑之波声。

  引八维以自道兮,含沆瀣以长生。

  居不乐以时思兮,食草木之秋实。

  饮菌若之朝露兮,构桂木而为室。

  杂橘柚以为囿兮,列新夷与椒桢。

  鹍鹤孤而夜号兮,哀居者之诚贞。

哀命

  哀时命之不合兮,伤楚国之多忧。

  内怀情之洁白兮,遭乱世而离尤。

  恶耿介之直行兮,世溷浊而不知。

  何君臣之相失兮,上沅湘而分离。

  测汨罗之湘水兮,知时固而不反。

  伤离散之交乱兮,遂侧身而既远。

  处玄舍之幽门兮,穴岩石而窟伏。

  从水蛟而为徙兮,与神龙乎休息。

  何山石之崭岩兮,灵魂屈而偃蹇。

  含素水而蒙深兮,日眇眇而既远。

  哀形体之离解兮,神罔两而无舍。

  惟椒兰之不反兮,魂迷惑而不知路。

  愿无过之设行兮,虽灭没之自乐。

  痛楚国之流亡兮,哀灵修之过到。

  固时俗之溷浊兮,志瞀迷而不知路。

  念私门之正匠兮,遥涉江而远去。

  念女嬃之婵媛兮,涕泣流乎于悒。

  我决死而不生兮,虽重追吾何及。

  戏疾濑之素水兮,望高山之蹇产。

  哀高丘之赤岸兮,遂没身而不反。

谬谏

  怨灵修之浩荡兮,夫何执操之不固?

  悲太山之为隍兮,孰江河之可涸?

  愿承闲而效志兮,恐犯忌而干讳。

  卒抚情以寂寞兮,然怊怅而自悲。

  玉与石其同匮兮,贯鱼眼与珠玑。

  驽骏杂而不分兮,服罢牛而骖骥。

  年滔滔而自远兮,寿冉冉而愈衰。

  心悇憛而烦冤兮,蹇超摇而无冀。

  固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错。

  郤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无王良之善驭。

  见执辔者非其人兮,故驹跳而远去。

  不量凿而正枘兮,恐矩矱之不同。

  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

  弧弓弛而不张兮,孰云知其所至?

  无倾危之患难兮,焉知贤士之所死?

  俗推佞而进富兮,节行张而不著。

  贤良蔽而不群兮,朋曹比而党誉。

  邪说饰而多曲兮,正法弧而不公。

  直士隐而避匿兮,谗谀登乎明堂。

  弃彭咸之娱乐兮,灭巧倕之绳墨。

  菎蕗杂于黀蒸兮,机蓬矢以射革。

  驾蹇驴而无策兮,又何路之能极?

  以直鍼而为钓兮,又何鱼之能得?

  伯牙之绝弦兮,无锺子期而听之。

  和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

  同音者相和兮,同类者相似。

  飞鸟号其群兮,鹿鸣求其友。

  故叩宫而宫应兮,弹角而角动。

  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

  音声之相和兮,言物类之相感也。

  夫方圜之异形兮,势不可以相错。

  列子隐身而穷处兮,世莫可以寄讬。

  众鸟皆有行列兮,凤独翔翔而无所薄。

  经浊世而不得志兮,愿侧身岩穴而自讬。

  欲阖口而无言兮,尝被君之厚德。

  独便悁而怀毒兮,愁郁郁之焉极?

  念三年之积思兮,愿壹见而陈辞。

  不及君而骋说兮,世孰可为明之?

  身寝疾而日愁兮,情沉抑而不扬。

  众人莫可与论道兮,悲精神之不通。

  乱曰:

  鸾皇孔凤日以远兮,畜凫驾鹅。

  鸡鹜满堂坛兮,鼉黽游乎华池。

  要褭奔亡兮,腾驾橐驼。

  铅刀进御兮,遥弃太阿。

  拔搴玄芝兮,列树芋荷。

  橘柚萎枯兮,苦李旖旎。

  甂瓯登于明堂兮,周鼎潜潜乎深渊。

  自古而固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七谏

两汉东方朔

初放

  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

  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数言便事兮,见怨门下。

  王不察其长利兮,卒见弃乎原野。

  伏念思过兮,无可改者。

  群众成朋兮,上浸以惑。

  巧佞在前兮,贤者灭息。

  尧、舜圣已没兮,孰为忠直?

  高山崔巍兮,水流汤汤。

  死日将至兮,与麋鹿同坑。

  塊兮鞠,当道宿,

  举世皆然兮,余将谁告?

  斥逐鸿鹄兮,近习鸱枭,

  斩伐橘柚兮,列树苦桃。

  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

  上葳蕤而防露兮,下泠泠而来风。

  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

  往者不可及兮,来者不可待。

  悠悠苍天兮,莫我振理。

  窃怨君之不寤兮,吾独死而後已。

沉江

  惟往古之得失兮,览私微之所伤。

  尧舜圣而慈仁兮,後世称而弗忘。

  齐桓失于专任兮,夷吾忠而名彰。

  晋献惑于孋姬兮,申生孝而被殃。

  偃王行其仁义兮,荆文寤而徐亡。

  纣暴虐以失位兮,周得佐乎吕望。

  修往古以行恩兮,封比干之丘垄。

  贤俊慕而自附兮,日浸淫而合同。

  明法令而修理兮,兰芷幽而有芳。

  苦众人之妒予兮,箕子寤而佯狂。

  不顾地以贪名兮,心怫郁而内伤。

  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

  正臣端其操行兮,反离谤而见攘。

  世俗更而变化兮,伯夷饿于首阳。

  独廉洁而不容兮,叔齐久而逾明。

  浮云陈而蔽晦兮,使日月乎无光。

  忠臣贞而欲谏兮,谗谀毁而在旁。

  秋草荣其将实兮,微霜下而夜降。

  商风肃而害生兮,百草育而不长。

  众并谐以妒贤兮,孤圣特而易伤。

  怀计谋而不见用兮,岩穴处而隐藏。

  成功隳而不卒兮,子胥死而不葬。

  世从俗而变化兮,随风靡而成行。

  信直退而毁败兮,虚伪进而得当。

  追悔过之无及兮,岂尽忠而有功。

  废制度而不用兮,务行私而去公。

  终不变而死节兮,惜年齿之未央。

  将方舟而下流兮,冀幸君之发矇。

  痛忠言之逆耳兮,恨申子之沉江。

  愿悉心之所闻兮,遭值君之不聪。

  不开寤而难道兮,不别横之与纵。

  听奸臣之浮说兮,绝国家之久长。

  灭规矩而不用兮,背绳墨之正方。

  离忧患而乃寤兮,若纵火于秋蓬。

  业失之而不救兮,尚何论乎祸凶。

  彼离畔而朋党兮,独行之士其何望?

  日渐染而不自知兮,秋毫微哉而变容。

  众轻积而折轴兮,原咎杂而累重。

  赴湘沅之流澌兮,恐逐波而复东。

  怀沙砾而自沉兮,不忍见君之蔽壅。

怨世

  世沉淖而难论兮,俗岒峨而嵾嵯。

  清泠泠而歼灭兮,溷湛湛而日多。

  枭鸮既以成群兮,玄鹤弭翼而屏移。

  蓬艾亲入御于床笫兮,马兰踸踔而日加。

  弃捐药芷与杜衡兮,余柰世之不知芳何?

  何周道之平易兮,然芜秽而险戏。

  高阳无故而委尘兮,唐虞点灼而毁议。

  谁使正其真是兮,虽有八师而不可为。

  皇天保其高兮,后土持其久。

  服清白以逍遥兮,偏与乎玄英异色。

  西施媞媞而不得见兮,嫫母勃屑而日侍。

  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虫不知徙乎葵菜。

  处湣湣之浊世兮,今安所达乎吾志。

  意有所载而远逝兮,固非众人之所识。

  骥踌躇于弊輂兮,遇孙阳而得代。

  吕望穷困而不聊生兮,遭周文而舒志。

  宁戚饭牛而商歌兮,桓公闻而弗置。

  路室女之方桑兮,孔子过之以自侍。

  吾独乖剌而无当兮,心悼怵而耄思。

  思比干之恲恲兮,哀子胥之慎事。

  悲楚人之和氏兮,献宝玉以为石。

  遇厉武之不察兮,羌两足以毕斮。

  小人之居势兮,视忠正之何若?

  改前圣之法度兮,喜嗫嚅而妄作。

  亲谗谀而疏贤圣兮,讼谓闾娵为丑恶。

  愉近习而蔽远兮,孰知察其黑白?

  卒不得效其心容兮,安眇眇而无所归薄。

  专精爽以自明兮,晦冥冥而壅蔽。

  年既已过太半兮,然埳轲而留滞。

  欲高飞而远集兮,恐离罔而灭败。

  独冤抑而无极兮,伤精神而寿夭。

  皇天既不纯命兮,余生终无所依。

  愿自沉于江流兮,绝横流而径逝。

  宁为江海之泥涂兮,安能久见此浊世?

怨思

  贤士穷而隐处兮,廉方正而不容。

  子胥谏而靡躯兮,比干忠而剖心。

  子推自割而飤君兮,德日忘而怨深。

  行明白而曰黑兮,荆棘聚而成林。

  江离弃于穷巷兮,蒺藜蔓乎东厢。

  贤者蔽而不见兮,谗谀进而相朋。

  枭鸮并进而俱鸣兮,凤皇飞而高翔。

  原壹往而径逝兮,道壅绝而不通。

自悲

  居愁懃其谁告兮,独永思而忧悲。

  内自省而不惭兮,操愈坚而不衰。

  隐三年而无决兮,岁忽忽其若颓。

  怜余身不足以卒意兮,冀一见而复归。

  哀人事之不幸兮,属天命而委之咸池。

  身被疾而不闲兮,心沸热其若汤。

  冰炭不可以相并兮,吾固知乎命之不长。

  哀独苦死之无乐兮,惜予年之未央。

  悲不反余之所居兮,恨离予之故乡。

  鸟兽惊而失群兮,犹高飞而哀鸣。

  狐死必首丘兮,夫人孰能不反其真情?

  故人疏而日忘兮,新人近而俞好。

  莫能行于杳冥兮,孰能施于无报?

  苦众人之皆然兮,乘回风而远游。

  凌恆山其若陋兮,聊愉娱以忘忧。

  悲虚言之无实兮,苦众口之铄金。

  过故乡而一顾兮,泣歔欷而霑衿。

  厌白玉以为面兮,怀琬琰以为心。

  邪气入而感内兮,施玉色而外淫。

  何青云之流澜兮,微霜降之蒙蒙。

  徐风至而徘徊兮,疾风过之汤汤。

  闻南籓乐而欲往兮,至会稽而且止。

  见韩众而宿之兮,问天道之所在?

  借浮云以送予兮,载雌霓而为旌。

  驾青龙以驰骛兮,班衍衍之冥冥。

  忽容容其安之兮,超慌忽其焉如?

  苦众人之难信兮,愿离群而远举。

  登峦山而远望兮,好桂树之冬荣。

  观天火之炎炀兮,听大壑之波声。

  引八维以自道兮,含沆瀣以长生。

  居不乐以时思兮,食草木之秋实。

  饮菌若之朝露兮,构桂木而为室。

  杂橘柚以为囿兮,列新夷与椒桢。

  鹍鹤孤而夜号兮,哀居者之诚贞。

哀命

  哀时命之不合兮,伤楚国之多忧。

  内怀情之洁白兮,遭乱世而离尤。

  恶耿介之直行兮,世溷浊而不知。

  何君臣之相失兮,上沅湘而分离。

  测汨罗之湘水兮,知时固而不反。

  伤离散之交乱兮,遂侧身而既远。

  处玄舍之幽门兮,穴岩石而窟伏。

  从水蛟而为徙兮,与神龙乎休息。

  何山石之崭岩兮,灵魂屈而偃蹇。

  含素水而蒙深兮,日眇眇而既远。

  哀形体之离解兮,神罔两而无舍。

  惟椒兰之不反兮,魂迷惑而不知路。

  愿无过之设行兮,虽灭没之自乐。

  痛楚国之流亡兮,哀灵修之过到。

  固时俗之溷浊兮,志瞀迷而不知路。

  念私门之正匠兮,遥涉江而远去。

  念女嬃之婵媛兮,涕泣流乎于悒。

  我决死而不生兮,虽重追吾何及。

  戏疾濑之素水兮,望高山之蹇产。

  哀高丘之赤岸兮,遂没身而不反。

谬谏

  怨灵修之浩荡兮,夫何执操之不固?

  悲太山之为隍兮,孰江河之可涸?

  愿承闲而效志兮,恐犯忌而干讳。

  卒抚情以寂寞兮,然怊怅而自悲。

  玉与石其同匮兮,贯鱼眼与珠玑。

  驽骏杂而不分兮,服罢牛而骖骥。

  年滔滔而自远兮,寿冉冉而愈衰。

  心悇憛而烦冤兮,蹇超摇而无冀。

  固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错。

  郤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无王良之善驭。

  见执辔者非其人兮,故驹跳而远去。

  不量凿而正枘兮,恐矩矱之不同。

  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

  弧弓弛而不张兮,孰云知其所至?

  无倾危之患难兮,焉知贤士之所死?

  俗推佞而进富兮,节行张而不著。

  贤良蔽而不群兮,朋曹比而党誉。

  邪说饰而多曲兮,正法弧而不公。

  直士隐而避匿兮,谗谀登乎明堂。

  弃彭咸之娱乐兮,灭巧倕之绳墨。

  菎蕗杂于黀蒸兮,机蓬矢以射革。

  驾蹇驴而无策兮,又何路之能极?

  以直鍼而为钓兮,又何鱼之能得?

  伯牙之绝弦兮,无锺子期而听之。

  和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

  同音者相和兮,同类者相似。

  飞鸟号其群兮,鹿鸣求其友。

  故叩宫而宫应兮,弹角而角动。

  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

  音声之相和兮,言物类之相感也。

  夫方圜之异形兮,势不可以相错。

  列子隐身而穷处兮,世莫可以寄讬。

  众鸟皆有行列兮,凤独翔翔而无所薄。

  经浊世而不得志兮,愿侧身岩穴而自讬。

  欲阖口而无言兮,尝被君之厚德。

  独便悁而怀毒兮,愁郁郁之焉极?

  念三年之积思兮,愿壹见而陈辞。

  不及君而骋说兮,世孰可为明之?

  身寝疾而日愁兮,情沉抑而不扬。

  众人莫可与论道兮,悲精神之不通。

  乱曰:

  鸾皇孔凤日以远兮,畜凫驾鹅。

  鸡鹜满堂坛兮,鼉黽游乎华池。

  要褭奔亡兮,腾驾橐驼。

  铅刀进御兮,遥弃太阿。

  拔搴玄芝兮,列树芋荷。

  橘柚萎枯兮,苦李旖旎。

  甂瓯登于明堂兮,周鼎潜潜乎深渊。

  自古而固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与山巨源绝交书

魏晋嵇康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今空语同知有达人无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亲居贱职;柳下惠、东方朔,达人也,安乎卑位,吾岂敢短之哉!又仲尼兼爱,不羞执鞭;子文无欲卿相,而三登令尹,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以此观之,故尧、舜之君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其揆一也。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返之论。且延陵高子臧之风,长卿慕相如之节,志气所托,不可夺也。吾每读尚子平、台孝威传,慨然慕之,想其为人。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而为侪类见宽,不攻其过。又读《庄》、《老》,重增其放,故使荣进之心日颓,任实之情转笃。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愈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阮嗣宗口不论人过,吾每师之而未能及;至性过人,与物无伤,唯饮酒过差耳。至为礼法之士所绳,疾之如仇,幸赖大将军保持之耳。吾不如嗣宗之资,而有慢弛之阙;又不识人情,暗于机宜;无万石之慎,而有好尽之累。久与事接,疵衅日兴,虽欲无患,其可得乎?又人伦有礼,朝廷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卧喜晚起,而当关呼之不置,一不堪也。抱琴行吟,弋钓草野,而吏卒守之,不得妄动,二不堪也。危坐一时,痹不得摇,性复多虱,把搔无已,而当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素不便书,又不喜作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欲自勉强,则不能久,四不堪也。不喜吊丧,而人道以此为重,已为未见恕者所怨,至欲见中伤者;虽瞿然自责,然性不可化,欲降心顺俗,则诡故不情,亦终不能获无咎无誉如此,五不堪也。不喜俗人,而当与之共事,或宾客盈坐,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变百伎,在人目前,六不堪也。心不耐烦,而官事鞅掌,机务缠其心,世故烦其虑,七不堪也。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在人间不止,此事会显,世教所不容,此甚不可一也。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此甚不可二也。以促中小心之性,统此九患,不有外难,当有内病,宁可久处人间邪?又闻道士遗言,饵术黄精,令人久寿,意甚信之;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废,安能舍其所乐而从其所惧哉!

  夫人之相知,贵识其天性,因而济之。禹不逼伯成子高,全其节也;仲尼不假盖于子夏,护其短也;近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华子鱼不强幼安以卿相,此可谓能相终始,真相知者也。足下见直木不可以为轮,曲木不可以为桷,盖不欲枉其天才,令得其所也。故四民有业,各以得志为乐,唯达者为能通之,此足下度内耳。不可自见好章甫,强越人以文冕也;己嗜臭腐,养鸳雏以死鼠也。吾顷学养生之术,方外荣华,去滋味,游心于寂寞,以无为为贵。纵无九患,尚不顾足下所好者。又有心闷疾,顷转增笃,私意自试,不能堪其所不乐。自卜已审,若道尽途穷则已耳。足下无事冤之,令转于沟壑也。

  吾新失母兄之欢,意常凄切。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病。顾此悢悢,如何可言!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离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足下若嬲之不置,不过欲为官得人,以益时用耳。足下旧知吾潦倒粗疏,不切事情,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贤能也。若以俗人皆喜荣华,独能离之,以此为快;此最近之,可得言耳。然使长才广度,无所不淹,而能不营,乃可贵耳。若吾多病困,欲离事自全,以保余年,此真所乏耳,岂可见黄门而称贞哉!若趣欲共登王途,期于相致,时为欢益,一旦迫之,必发狂疾。自非重怨,不至于此也。

  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愿足下勿似之。其意如此,既以解足下,并以为别。嵇康白。

玉壶吟

唐代李白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东方朔图

明代唐寅

王母东门劣小儿,偷桃三度到瑶池。

群仙无处追?迹,却自持来荐寿卮。

赵仲穆秋山访隐图

元代邓文原

城市山林路不分,画桥骑马是徵君。树边高阁连青嶂,陌上红尘乱白云。

碧涧涟漪鱼自泳,阳坡平软鹿为群。滑稽谁似东方朔,更向金门避世氛。

题城市山林图

元代陈旅

城市山林路不分,昼桥骑马是徵君。树头粉堞连青嶂,陌上红尘乱白云。

水巷柳深莺唤友,阳坡草暖鹿为群。滑稽谁似东方朔,更向金门避世氛。

送项鍊师还天台

元代陈旅

不学东方朔,归寻马子微。人间无药卖,海上有云飞。

谷煖金鹅大,溪深土鸭肥。当年种桃种,高过石楼扉。

兰仲文寄诗二十六韵勉和以谢之

元代耶律楚材

我爱仲文公,敦纯有古风。科名擢乙选,制策肯宸衷。

作事能谋始,为人克有终。养如邹轲气,成自仲尼镕。

致主忠诚恳,容人便腹空。一朝淹骥足,百里试鸠功。

牛刃聊施割,囊锥已脱锋。屯方雷雨动,泰末地天通。

聚散悲欢里,兴亡梦寐中。势倾秦失鹿,奸殒鲧为熊。

不学东方朔,谁徵皇甫嵩。洛阳传白傅,江夏誉黄童。

上国平诸域,舆情达四聪。百司将布置,多士想登庸。

未识荆州面,徒思卫玠容。中原期混一,天子访英雄。

嘉运人皆幸,亨时君又逢。污俗风已变,明主德方隆。

施雨皇恩布,如流直谏从。凯元咸戮力,稷契各言忠。

我愧凡庸士,恩沾造化工。兵氛箕尾没,剑气斗牛冲。

西华将归马,南阳莫卧龙。孝廉为选举,仁义作帡幪。

历运千年合,衣冠万国同。草仪独有子,行待泰山封。

洪州矮张歌

元代杨维桢

洪州矮张如矮瓠,大帛深衣没双屦。

自言矮瓠不食酒,惟贮先天九宫数。

早年侠气慕朱郭,轻财屡倒千金囊。

得道人疑李士宁,滑稽时效东方朔。

双瞳注射金蟆精,口如急雨倾建瓴。

卒然一语中人隐,王公错愕面发赤。

乌乎王谢误苍生,天下乌用尔宁馨。

居中可乏汲长孺,使边甲用苏子卿。

我本先皇赐进士,十年不调钱塘市。

宦程那敢问雄飞,国法新蒙脱胥靡。

西湖西,南山南,水华落日清而酣。

画船载酒遁名姓,三尺长喙金人缄。

嗟乎五鬼贼,三尸谗,矮瓠矮瓠无多谭。

题茅山多叶芍药诗

宋代刘才邵

司命霓旌款帝关,司花仙史亦骖鸾。谁人黠似东方朔,偷出名花与世看。

依韵和子充杂言

宋代晁补之

君不见东方朔,避世金马门,

侏儒倡郭同陆沉。滑稽突梯意已深,

不如孙登闭口逃苏门。身犹孤凤无与邻,

心知嵇生未识真。儿童读书闻入孝,

遭时有用可以移于君。孔子系易辞,

尊干而卑坤。耦耕未足问礼则,

鸟兽固自群荆榛。孟尝声势,

一旦消歇,冢上之牧良可悲。

苟为贫贱不济物,身死泯然俱若兹。

闻君早慕栖竹林,何忽作此悲来吟。

严君肥遯业讨论,少年宜自有异闻

穷达俱性外,学者所不陈

惟勿枉道宁屈身。岂欲行不由径如灭明,

不然不欲乞醯于邻同微生。白驹虽洁,

空谷难久将谁亲,当诗一篇差可人。

秋兰蘪芜亭下生亦蕃,夫人自有美子何足言。

采撷但慰吾愁魂,吟诗作赋北窗词更妍。

万言不直一杯何足怜,咿呦聊用穷吾年。

能来西畴清坐一榻横,长饥亦不轑釜云无羹。

荀卿论义荣,迳庭大不近人情。

是非亦置之,古人踽踽凉凉生何为。

扬雄择中庸,反反骚痛湘累。

我今不见雄,此心犹为君子夷。

世间趣舍不同,岂但羊枣鲙。

陶潜自谓,结庐人世,

无车马喧,心远能尔。

安有郑君,其门如市,

亦能自谓,我心如水。

赠李士宁

宋代欧阳修

蜀狂士宁者,不邪亦不正。

混世使人疑,诡谲非一行。

平生不把笔,对酒时高咏。

初如不著意,语出多奇劲。

倾财解人难,去不道名姓。

金钱买酒醉高楼,明月空床眠不醒。

一身四海即为家,独行万里聊乘兴。

既不采药卖都市,又不点石化黄金。

进不干公卿,退不隐山林。

与之游者但爱其人而莫见其术,安知其心。

吾闻有道之士游心太虚,逍遥出入,

常与道俱。故能入火不热,

入水不濡。尝闻其语,

而未见其人也,岂斯人之徒欤。

不然言不纯师,行不纯德,

而滑稽玩世,其东方朔之流乎。

庆都道中即事

清代艾元徵

尧母城荒秋气高,关山马首敢言劳。金门止惜东方朔,洛社谁为左伯桃。

诗满奚囊凭漫灭,蓬堆潘鬓任萧骚。村人近水浑如画,应识轩车逊尔曹。

挽陈伯升萧慈谷二公化日同门有为邻媪称觞不至故末语及之

元代蓝仁

二老长斋共白头,一朝相挹去西游。已传换骨藏诸洞,又说飞神上十洲。

卖药壶公今暂隐,开花殷七久难留。疏狂却忆东方朔,只恋蟠桃不自由。

赠池阳陈君

明代陈子升

莫求冀北马,当采江南蘋。客来就我赤花浦,举杯先道池阳人。

池阳人客珠江久,与我同为太丘后。十年故国满干戈,四海移家择林薮。

南武台边愿卜居,昭明楼远频回首。丈夫慷慨辞里闾,斗大黄金当系肘。

轻裘每忆镇襄阳,剑气还看起豫章。弯弓近抱嵩台月,击楫遥冲瀚海霜。

世间乌白马生角,书剑平生果谁学。五十归来鬓未皤,饮醇御妇聊行乐。

排难惟思鲁仲连,诙谐颇效东方朔。唾壶击碎金屡挥,堪笑时人皆龌龊。

我昔轻肥好浪游,黄金满腰花满头。胸中不染似皎月,调笑往往酣青楼。

夫君此时便相识,坎壈只今同失职。嗔目语难非我心,高山流水和雕琴。

骐骥絷足鸾凤窜,北禽日日欺南禽。相期惟有幽兰谷,袅袅轻风吹素襟。

咏史六首·东方朔

宋代乐雷发

蜥蜴盆边解滑稽,且分社肉饱蛾眉。

刘郎最怕秋风冷,那听君言换殿帷。

一丛花 为尤悔庵悼亡

清代李良年

梦中钗镜石湖滨。书到却伤神。细君不待东方朔,负诙谐、割肉金门。

织字销沉,炉香断绝,簇蝶冷湘裙。

法曹花照挽车人。曾倚塞垣春。重题柿叶翻时句,楚兰红、何处招魂。

五夜朝衫,一灯佛史,莫漫染啼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