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愁诗


作者张衡
朝代两汉

正文

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

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赠我琴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

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

我所思兮在汉阳。

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

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

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泰山。

想追随(我)所思念的人,但泰山支脉艰险(阻止我不得亲近美人)。侧身向东望眼泪沾湿了我的衣襟。

美人送给我金错刀,(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琼英美玉。

但是道路悠远使我徘徊不安。为何(我)总是不能绝念,总是心意烦乱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桂林。

想追随(我)所思念的人,但湘水深不可测(阻止我到不了桂林)。侧身向南望眼泪沾湿了我的衣襟。

美人送给我琴琅玕(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成双的白玉盘。

但是道路悠远使我因失意而悲伤,为何(我)总是不能绝念,总是烦忧不乐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汉阳。

想追随(我)所思念的人,但陇阪迂回险阻(阻我难至汉阳)。

侧身向西望眼泪沾湿了衣裳。美人送给我貂襜褕。(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明月珠。

但是道路遥远使我徘徊不进,犹豫不决,为何(我)总是不能绝念,总是愁闷郁结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雁门。

想追随(我)所思念的人,但塞上雨雪纷纷(碍我不达雁门)。侧身向北望眼泪沾湿了衣巾。

美人送给我锦绣段。(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青玉制就的几案。

但是道路悠远使我一再叹息,为何(我)总是不能绝念,总是郁闷怨恨呢?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梁父:泰山下小山名。翰:衣襟。

金错刀:王莽铸币“一刀平五千”,因“一刀”两字用错金工艺,故称之为“金错刀”。英:“瑛”的借字,瑛是美石似玉者。琼瑶:两种美玉。

倚:通“猗”,语助词,无意义。

桂林:郡名,今广西省地。

湘水:源出广西省兴安县阳海山,东北流入湖南省会合潇水,入洞庭湖。

琴琅玕:琴上用琅玕装饰。琅玕是一种似玉的美石。

汉阳:郡名,前汉称天水郡,后汉改为汉阳郡,今甘肃省甘谷县南。

陇阪:山坡为“阪”。天水有大阪,名陇阪。

襜褕:直襟的单衣。

踟蹰:徘徊不前貌。

雁门:郡名,今山西省西北部。

雰雰:雪盛貌。

段:同“缎”,履后跟。案:放食器的小几(形如有脚的托盘)。

译文

译文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泰山。想追随(我)所思念的人,但泰山支脉艰险(阻止我不得亲近美人)。侧身向东望眼泪沾湿了我的衣襟。美人送给我金错刀,(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琼英美玉。但是道路悠远使我徘徊不安。为何(我)总是不能绝念,总是心意烦乱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桂林,想追随(我)所思念的人,但湘水深不可测(阻止我到不了桂林)。侧身向南望眼泪沾湿了我的衣襟。美人送给我琴琅玕(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成双的白玉盘。但是道路悠远使我因失意而悲伤,为何(我)总是不能绝念,总是烦忧不乐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汉阳,想追随(我)所思念的人,但陇阪迂回险阻(阻我难至汉阳)。侧身向西望眼泪沾湿了衣裳。美人送给我貂襜褕。(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明月珠。但是道路遥远使我徘徊不进,犹豫不决,为何(我)总是不能绝念,总是愁闷郁结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雁门,想追随(我)所思念的人,但塞上雨雪纷纷(碍我不达雁门)。侧身向北望眼泪沾湿了衣巾。美人送给我锦绣段。(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青玉制就的几案。但是道路悠远使我一再叹息,为何(我)总是不能绝念,总是郁闷怨恨呢?

注释

梁父:泰山下小山名。

翰:衣襟。

金错刀:王莽铸币“一刀平五千”,因“一刀”两字用错金工艺,故称之为“金错刀”。

英:“瑛”的借字,瑛是美石似玉者。

琼瑶:两种美玉。

倚:通“猗”,语助词,无意义。

桂林:郡名,今广西省地。

湘水:源出广西省兴安县阳海山,东北流入湖南省会合潇水,入洞庭湖。

琴琅玕:琴上用琅玕装饰。琅玕是一种似玉的美石。

汉阳:郡名,前汉称天水郡,后汉改为汉阳郡,今甘肃省甘谷县南。

陇阪:山坡为“阪”。天水有大阪,名陇阪。

襜褕:直襟的单衣。

踟蹰(chí chú):徘徊不前貌。

雁门:郡名,今山西省西北部。

雰雰:雪盛貌。

段:同“缎”,履后跟。

案:放食器的小几(形如有脚的托盘)。

创作背景

  张衡的诗歌留传下来的有3首,以这首《四愁诗》为最有名,《张衡年谱》的作者认为这诗作于公元137年(汉顺帝永和二年)。汉安帝于公元107年即位,在位18年中,外戚专权,宦宫乱政,皇帝徒有虚名。公元126年,顺帝即位,不能刷新政治,种种弊端不但没有革除,反而变本加厉。

参考资料:

1、吕晴飞等 .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 .北京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0年 :26-27页 .



※ "四愁诗"的意思解释、四愁诗是什么意思由文学殿堂查词提供。